电话
0758-30763561
“既要绿水青山,又要金山银山,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”理念一变天地宽。
地处喀斯特山区的平塘县转变理念,把不能种农作物的荒山改为种草,以草饲牛,以牛粪反养草,形成了绿色的循环经济,走出了一条和谐生长之路。甲茶镇拉抹村洞口组养牛户龙宁静一家以前喂养一头耕牛,就要泯灭一个劳力,艰苦费时。现在喂养12头牛,却很轻松,因为她将自家15亩田地都种上了草,天天割草养牛节约了许多贫苦,而且每年牛都能卖完,收益可观。
群众正在用收割来的皇竹草加工草料“我原来没有种草的时候,好辛苦,放牛去远远的地方找草吃,还要去坡上守牛。现在我一天在自家地里割几捆草,轻松很多多少了。今年我家喂了十多头牛,一年收入四五万元。
”龙宁静向记者先容说。龙宁静所说的草就是指皇竹草,这种草是牧草中产量最高的品种,对情况要求低,治理粗放,十分适合典型的深石山区。
而甲茶镇现有肉牛存栏量在900头,对皇竹草的需求很大。“收购皇竹草一吨是200元,一亩地我们按15吨产量盘算,可以获得3000块钱,种植其他的,如果是玉米,一亩地收下来,最多也是1000元左右,除去其他的种子、劳动,就得不到钱了。”甲茶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刘正刚告诉记者。
饲养的西门塔尔牛近年,得益于皇竹草大规模的种植,许多企业也打起了草料的主意,在甲茶镇建起了养牛场,贵州鸣源牧业生长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。贵州鸣源牧业生长有限公司卖力人冯兴凡告诉记者,现在已投入了800万元完成了第一期养牛场的建设,预计要生长380头西门塔尔牛,其中110头公牛用于配种和销售,270头母牛用来繁育。
养牛场的建设实现了皇竹草在门口长,门口卖的便利,也动员了地方群众务工。甲茶镇六寨村八组的杨秀勇曾在省外一家电子厂打工,不能照顾家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结。现在在养牛场上班,他不仅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还能照顾抵家里。
工人正在给牛加草料“在这里上班,干点有技术的活,一个月有4500元人为,还可以,我还能照顾家,很不错了。”杨秀勇笑道。
除了动员群众就业,冯兴凡心里也有一个斗胆的想法。“依托现有的皇竹草工业,拿出已经有身的母牛让农户领养,生出来的小牛,我们以8000元一头的价钱收购,这样农户家一年养一头,就能有8000元的收入,比种地强多了。
” 冯兴凡告诉记者他的盘算。思想的转变形成了工业的循环,引发了人民群众创业服务热情,保住绿水青山,也坐稳了金山银山。(贵州日报今世融媒体驻平塘记者:陈庆)。
本文来源:博亚体育app官网入口-www.fhoashebei.com